去往武夷山的零碎攻略

中学时候,对着语文课本上刘禹锡的《陋室铭》,着实纠结过一阵子。因为他在开篇就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彼时一直想不透:如果山不高到极致,神仙会到那里么?再如果水不够深不可测,龙会呆到那里么?

后一个问题至今无解。前一个,在游览过武夷山的大峰小洞之后,就知道梦得先生所言不虚了。

如果有时间且能将整颗心放下片刻,到武夷山小住十天半个月,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以下内容,或许对你有帮助。

1. 度假区与风景区隔着崇溪,虽然叫“溪”。实际上水面宽度可比苏州河在外白渡桥的那一段。所以如果是像住在山水里的话,还是选在风景区比较好。

2. 风景区里的星级宾馆,有武夷山庄,紧挨着武夷宫,在大王峰下。

3. 武夷山庄过去不远,同样位于武夷宫和大红袍景区的三菇那里,有不少民宿小旅馆——至少在我的体验里,物美价廉动静皆宜。 继续阅读“去往武夷山的零碎攻略”

那么少 那么多

随手翻书,又看到net-a-porter的故事。

“想把网站做成品牌,它应该是顶级的、全球化的,黑色自然比粉色更适合,整体风格要简洁、典雅”,“5个没有任何零售业经验的女子,但是她们精通财务、技术和时尚”,“我们都是女人,推出的服务项目都是自己希望享受的,或需要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网站目标顾客的类型”,“这样就够了,没必要太复杂”,“我们有自己的品牌体验,就是服务”。

品牌意念、定位、目标客群、USP,真实存在的印证啊。 继续阅读“那么少 那么多”

一来包山下

跟着诗词到某地,所见到的,总不是想象的那般。

皮日休在《太湖诗》里说: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一来包山下,三宿湖之湄。况此深夏夕,不逢清月姿。玉泉浣衣后,金殿添香时。客省高且敞,客床蟠复奇。石枕冷入脑,笋席寒侵肌。气清寐不著,起坐临阶墀。松阴忽微照,独见萤火芝。素鹤警微露,白莲明暗池。窗棂带乳藓,壁缝含云蕤。闻磬走魍魉,见烛奔羁雌。沆瀣欲滴沥,芭蕉未离披。五更山蝉响,醒发如吹篪。杉风忽然起,飘破步虚词。道客巾屦样,上清朝礼仪。明发作此事,岂复甘趋驰。

诗中描摹的地方到了现代,就没有玉泉、没有松阴、没有素鹤、没有白莲,没有了那如梦似仙的氛围。即便如此,相比魔都的色泽行事,太湖和包山还是清净朴素地惹人爱的。

并非晴空,但清晨的那缕光干净明亮,直达人心底。 继续阅读“一来包山下”

裁衣

大半个月前,与挫子同学一起到十六铺买的布里,有一块准备做T恤的料子。回家之后才发现,实在是太薄,不能裁出理想的造型。正好家里有条宽松紧带,大约在一年多以前就裁成了腰围长短的,做了条裙子。

缝纫机被飞跃售后服务的师傅重新修正之后,用起来非常的适意。所以“磨刀不误砍材工”这句话,是非常之有道理的。

如果不是这番修理,大概会一直以为缝纫的时候布要拉着才走,也会一直以为飞跃900S的噪音本来就那么大的吧!——所以不能武断地早早定论,以为不如意的某物,本就如此。静下心来,仔细思想,不急不燥也不紧张,若是可改进,尽力到极致,之后不管怎样,都算是完美了。 继续阅读“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