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之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眼见会心之作,又合乎自然的,便是实境的诗了。譬如蜿蜒曲折的清涧之水,碧绿松林下的树荫,打柴樵夫也好,听琴幽人也罢,都是自由自在地无拘束。这种境界的获得,全凭情性所至,得之天然,如“大音希声”,悠远飘渺。 继续阅读“二十四诗品之实境”

面料纤维

天然纤维

常规的天然纤维有棉、麻、丝、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天然纤维又有出现,比如菠萝叶纤维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竹纤维。它们都是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优质纺织纤维原料。

棉、麻、竹、菠萝叶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用火点燃很快炭化为灰烬,伴随着烧草的气味。毛、丝纤维是天然动物纤维,点燃后变焦并有烧头发的气味。 继续阅读“面料纤维”

栀子

搬到这个郊外的小区,颇有些不便。大一些的日杂用品,要乘二十几分钟的车到松江,或三十来分钟到莘庄去买。不过还是喜欢这个地方。

除了先前说到的白鹭低飞蛙声蝉鸣,还有满园的栀子花开。小时候在家里,临近夏天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在书包肩带处别上一朵栀子花,和同伴欢洒一路的清香。

南朝萧纲在《咏栀子花》里用到的那个词正好:素华,即便是花开正好的姣美,栀子也是素雅的华净。大约是这种素华正符合古人心里那种冰心玉壶的情怀,所以栀子花,总被栽种在庭院。 继续阅读“栀子”

面料的感官

1、纯棉布:布面光泽柔和,手感柔软,弹性较差,易皱折。用手捏紧布料后松开,可见明显折皱,且折痕不易恢复原状。从布边抽出几根经、纬纱捻开观看,纤维长短不一。

2、粘棉布(包括人造棉、富纤布):布面光泽柔和明亮,色彩鲜艳,平整光洁,手感柔软,弹性较差。用手捏紧布料后松开,可见明显折痕,且折痕不易恢复原状。

3、涤棉布:光泽较纯棉布明亮,布面平整,洁净无纱头或杂质。手感滑爽、挺括,弹性比纯棉布好。手捏紧布料后松开,折痕不明显,且易恢复原状。

4、纯毛精纺呢绒:织物表面平整光洁,织纹细密清晰。光泽柔和自然,色彩纯正。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捏紧呢面松开,折痕不明显,且能迅速恢复原状。纱支多数为双股。 继续阅读“面料的感官”

二十四诗品之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於时,声之於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历史上形势险峻兵家要地的苍苍太行,在隐逸闲情的司空图看来,也是翠蕴妖娆的所在。

大约还有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的别致,如幽深处云雾缥缈间流出的清泉,如不经意间悠然飘至的花香。就像力道看似出去实则已经收回,羌笛悠远而不失意涵。又如水漩洑洄流的纹理,大鹏展翅翱翔的漩风。

万事万物,以不同的方圆形态显现出天地之间的本体规律。 继续阅读“二十四诗品之委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