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到砚石山参观了一回馆娃宫。没描写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雕梁画栋,也没记录自己在吴地的惊奇见闻。
只想象着西施当年响屐在长廊中窈窈的样子。感叹玉人当初水葬的所在,不知是如今的何处。看到溪水之上一弯月牙,还以为是当时的月亮在效颦给自己看。
苏轼到黄州当官,节假日郊游到江壁滩上,想起了当年年轻有为风华正茂的周瑜,写了那篇浩浩荡荡的怀古词。
辛弃疾在京口工作的时候,登高到据说可以看到已属金国的长江北岸的北固亭,怀想的人就更多了: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的刘裕、壮士暮年为奸人陷的廉颇……
所以古地游,观楼赏景大概还只是其次,最引人入胜的,应该是遥想吧。像我这样的俗人,去趟乌镇,还会想象百十年前人们在那些老格调房子里的生活呢。
最感兴趣的是那一方方天井。
读书人在书房读一卷卷书,眼睛累了的时候,抬头仰望,大概正好可以看到俏然探进来的那几抹绿色。 继续阅读“乌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