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阔

下班回来的班车上,邻座的师父说,今天下午不错嘛,那么镇静。

说的是下午的讨论会,自己的方案被新进的台籍主管批判之后, 我还坐回到位子上继续完善方案,准备更大范围的讨论。

大概真的是心绪上成长了,又或者,是看清光晕的一切之后,放弃了某种执着的情感。

一直以来,LLGF在我心里都是超越品牌的精神标的。学生时代励志故事一样的传奇、涉世伊始迷茫中看到的访谈、艺廊里光彩斐然的作品……所有的一切让我将这个brand看的太伟大,经过光环效应的折射,将这里的每个人都看得崇高,也将这份工作看得太举足轻重与众不同。

But, it\’s just business.

职业一点的态度会比较好。professional的流程和观点是什么,就怎么做。

给出我以为最好的方案,尽量完善和推动它的执行,给出负责任的意见和支持,就可以了。

不会也没有必要针对谁来说话做事。

仕途坦坦文名赫赫的姚燧都说“人海阔,无日不风波”。肖小如我,又怎能计较这些些风浪呢?

时世不与人同

全球经济哀鸿遍野的日子,光鲜在上的时尚业也未能免俗。

Yves Saint Laurent创始人之一Pierre Berge说:“一切都结束了。时装设计师们还不明白,也可能是不愿意明白。那些装饰着珍珠和亮片的长晚礼服是要给谁在什么场合为了什么事情而穿?我敢说我宁可选Zara、H&M和Banana Republic。它们才是为女人们准备的,而且很便宜。”他认为高级定制时装的大势,已是如黄鹤一般,一去不复返了。

Tom Ford也说:“这些年来我已经明白了,我们所做的东西是一堆废物。当然,我不是说它们不该存在。我们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为何不过得漂亮些?但是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是不重要的,不过是为了买得起的人而准备的奢侈品。而年轻的时候,我真觉得如果能拥有现在这样的房子和生活,就一定很快乐了。”

寒冷的日子里,大家都知道暖和屋子的必要,就像那只哆哆嗦的寒号鸟。

Wall-E时代

同事推荐的电影,《星际总动员》似乎是今年看到的最好的片子了。

Wall-E

“并不久远的未来,具体地说是大约700年之后,肆无忌惮的人类已然将地球家园的环境搞得一团糟,往日的花园、绿地、街道、城镇……全然被堆积成山的垃圾所 侵占。还好,人类的科技已经完全可以让自己搬出地球,借宿他处。而“留守”的就是那些只能听程序指令不断地清扫垃圾的机器人在地球上日以继夜地工作。多年 过去了,如山的垃圾依旧如山,而清扫垃圾的机器人中也只剩下一个,锈迹斑斑的小机器人仍不辞辛苦地每天在垃圾堆里忙碌着。” ——新浪的专题上如是介绍。

剩下的这个就是Walle-E。

日复一日地,他将垃圾塞进自己的肚子,压缩成方块,然后堆砌成塔。 但日子,却不乏味。

人类混弃于垃圾中的些些物件,灯泡、电视机、鞋子……在Wall-E看来有趣的,他都会清捡出来,带回“家”放在百宝阁一样的橱斗里收藏。哦,他还有只小宠物,陪他到工地再陪他回家的跟屁虫蟑螂。 继续阅读“Wall-E时代”

Maison & Objet

Maison & Objet,[mεz ɔbʒε],字面意思可以理解成“家品”,大写加“&”就是“法国巴黎家饰博览会”。传说中法国乃至欧洲境内最大最权威的室内设计艺术的交流平台。据说只接受专业人士的参观,展品资料需要凭借媒体公关才能拿到,大概是维护原创设计的考虑。

如果不是这次LIULI LIVING参加了今年九月的展览,我也不会知道这个所在。艰难地在网上找到一些图片,还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的。

想有些初步印象的人进去看图。 继续阅读“Maison & Ob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