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醒禅

禅这一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便虔诚。

明明早上调理好心态,读好警句,以为自己铭记于心。等到琐事纷沓而至,不知不觉,就失了心志,来了脾气。修行、修炼、修持——三个词的后一个字,无不言明,心性修为需要长时间慢工细活的功夫。

凡夫俗子如你我,免不得随一两件信物在手边,来点醒自己。或者约上三两好友,彼此直言彼此警示提升。而且这样臭味相投的知己好友相会,本身就是绝妙的美事。

所以,今年liuli living中秋节的作品《醒禅有时》,很是和我心意。

琉璃工房liuli living2009中秋节作品

为礼品专区写的文案,我自己也是相当地喜欢(嘿嘿~~),特别是被修改过之后的版本。 继续阅读“有时醒禅”

二十四诗品之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灵素,神气质素;大道,真理,真谛,指遵法自然之道。

保留诗中物事的神气质素,使之呈现出清真自然之面貌,如水中的清影阳春美景。而形容之妙,在于体现生机气韵,譬如天上风云变幻的姿态,譬如花花草草娇艳茂盛的精气神,譬如海水的波涛,山势的嶙峋。就像自然之真谛一样,要自然而然,摆脱貌合神离,做到神情得似。

中国传统色彩名录

████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 杨妃色 湘妃色 妃红色
████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 粉红皆同义。
████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quester注: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
████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quester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
████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 樱桃色:鲜红色
████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quester注:RGB 色中的 R255 系列明度)
████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 绯红:艳丽的深红
████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 朱色 丹色(quester注:在YM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
████ 丹:丹砂的鲜艳红色
████ 彤:赤色
████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 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 嫣红:鲜艳的红色
████ 洋红:色橘红(quester注:这个色彩方向不太对,通常洋红指的是倾向于M100系列的红色,应该削弱黄色成分。)
████ 炎:引申为红色。
████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 绾:绛色;浅绛色。
████ 枣红:即深红(quester注: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
████ 檀:浅红色,浅绛色。
████ 殷红:发黑的红色。
████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继续阅读“中国传统色彩名录”

听 聆听 倾听

最近读书的进度,越来越慢。也不能读小说一样,见缝插针地翻开,不用思考,之后也能继续往下。真想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地读书呀。

今天在车上翻了几页书,很多可以学习的句子:

当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仅用大脑去聆听,还要用整个身体去聆听。将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创造一个真正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

当然,你只能通过自己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存在。在存在的更深层面上,你与万物是合一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百分之百地将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和你的思维上。在内在保持一些注意力……感受内心深处的宁静。

臣服——放下对本然事实的心理——情绪的抗拒:内心的抗拒会将你与其他人、你自己、你周围的世界分开。它加强了小我所赖以生存的孤立感。

寂静在外,定静在内。

——以上,正是我需要加强练习的部分。

二十四诗品之悲慨

不知不觉,读上一品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前的事情了。原来读《诗品》,在事实上有这样挑剔的讲究:极度抑郁的时候会没有心情,太过繁忙的时候会没有时间。要心沉气爽,要有一整小段的时间,缺一不可。

今天读的是《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大风卷浪,掀起水,树木也被摧折。苦不欲生的人,偏偏没有想要的休憩安慰。百年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富贵荣华终成了灰。天道日益沦丧,有雄心大才的人又能怎样。不过是壮士拂剑,浩然却有无边无际的悲哀。这样的悲慨,仿佛秋风中萧瑟的落叶,又好像漏雨屋檐下的苍苔。

契合这样意境的诗人,大概非辛弃疾莫属了。雄才大略满腔抱负壮心不已壮志未酬,这些经历糅合出的诗词,有时候比苏大学士的还有感染力。 继续阅读“二十四诗品之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