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星期的居家办公,经过了若干次“真不想继续宅”又说服自己别出门的自我交锋之后,小区终于作为非重点区域开始核酸检测了。
昨天志愿者挨家挨户登记、通知注意事项,一个人一个人地告诉说按楼栋号码从小到大安排,听通知再去排队。
今天一大早,还没有通知第一个楼栋开始检测的时候,小区里的老人家们就“积极地”排队。等到志愿者通知第一个楼栋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之后,且队伍已经延绵上百米。
是不是人年纪越大,就越喜欢忽视规则和公共利益,也会越来越短视呢?
老人们不按规则的排队,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倒下,给整个小区核酸带来1)每个人的耗时变长:原本最多半小时的排队时间,变成了两个多小时甚至更长;2)拥挤的人群,极大地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3)作为疫情中风险度最高的年龄段,一旦病毒被扩散,以小区为单位封闭时,最危险的也是急赶着插队去做核酸的他们啊。
当我老了的时候,会不会也这般不管不顾地一叶障目呢?往后的日子,要努力地寻找避开这种状态的路径啊。
隔壁邻居妹妹接到社区挨家挨户的门禁电话通知后,说居委社区通知的人跟现场状况脱节又瞎指挥,为了完成任务一样,让志愿者跟着他们的节奏通知楼栋,让排队的人越来越多——这大概是整个事件的又一大函数级变量了。
这次的志愿者招募,其实可以扩大到前期组织和流程设置的阶段。
一个理想流程之外,变数几何?每个变数的演算和预案设定,诸如此类。随便一家略有经验的互动营销公司,都可以辅助做出完整有效的行动方案,然后协助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准备妥当之后再开始行动。一项行动最怕的大概是身在其中的人都知道有不对劲,却被“任务”裹挟着往前推进,闭着眼睛祈祷不要出状况、出了状况也不要落到自己头上吧。
话说回来,这次从上到下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大概已经很疲劳了。真的是辛苦了呀!
我自己疲劳的时候,又哪里有超脱的呢?表面和事后的理中客容易,局内人的脚踏实地难。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