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设计的笔记

网上看到一篇《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到的16条》,拷下来看。不一定是什么金玉良言,但是小小的启发还是有的。有用的,不一定要振耳发聩,对吧?添上一些自己的看法放上来。可惜关掉了网页,不能把原地址链接过来,原作者见谅吧!

1,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的用户。
——这是肯定的,所以才需要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描述。

2,如果一个蠢方法有效,那它就不是一个蠢方法。
——“蠢”这个词,是主观意识给出的描述性语句。所以方法蠢不蠢,是评价人嘴上的。这条,应该给那些喜欢指手画脚的老大们或是喜欢独断专行的人看看。 继续阅读“关于产品设计的笔记”

重要的事情优先

重心要放在重要的事上!

不重要的事,哪怕是花太多的精力、时间和心血,都不会有多大多好的影响和效果。所谓节奏,就是这个意思吧!在重要的事情上,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做透。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到苛刻都不为过。但是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就要懂得时间和精力的适可而止。

事事求全的人,未必是个好的officer。毕竟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繁忙的阶段,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顾此失彼,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赶大儿个的捡,把有限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放到最最需要的地方,才是高效且实际的做法。 继续阅读“重要的事情优先”

看下CNNIC的报告

因为要做个关于网络营销的作业,重新打开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前的印象就是:只作参考,不得较真。仔细的看看,考虑到样本的范围和来源,参考性还是有一些的。

几个基本的图例。

1.网民使用网络的时间分布
继续阅读“看下CNNIC的报告”

难不难

忘了在哪里看到谁说”事情难不难,要看它值得不值得”。如果值得去做,再难的事情也会一点一点地完成。碰到带*号的数学题,喜欢学习或是看重学习的孩子,挑灯夜想也会用尽法子把它做出来。愚公移山,不过是觉得即使是世世代代的付出也值得,所以不惧艰难险阻的去做。

刘晓庆的那句名言,”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被很多人引来用,也有小辈的明星拿来感叹。仔细想想,原作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未尝不是得意的。明知道难,还积极的去做,那是因为心底里认为值得。甚至为这份值得,在骄傲。 继续阅读“难不难”

Work Therapy

9.
Bring balance, rhythm, and variety to your work. Work with your hands as well as your head, with your imagination as your reason, alone as well as groups.

Balance
就像是坐跷跷板,低下来的时候,不要怨叹;接下来就轮到你高高飞起。 继续阅读“Work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