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5效应

之前讨论见不贤的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出心底的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变成那个样子。

大概有很多时很多事,我们没有办法预料,也没有办法控制,包括以后的自己。所以担的那个心,确实在心里担了很久。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把握现在的自己,当下多些学习和修炼。让自己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拥有足够大得格局。

如此,应该可以为以后的自己消除些阴暗的可能吧!

工房月季的叶与果

看看米格25效应。

米格-25是前苏联研制出来的一种喷气式战斗机,以其优越的性能而广受青睐。

事实上,这种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但它的作战性能却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同期生产的战斗机。

原来,工程师们在设计时,从整体考虑,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协调的组合设计,使它在升降、速度、应激反应等诸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人们把这种因组合协调而产生卓越的效果,称为“米格-25效应”。

从哲学的角度看,“米格-25效应”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生动体现。

事物的质变有两种基本形态:量的积累和结构的变化。比如碳原子排列的不同,造就了金刚石坚硬无比,也造就了石墨的柔软细腻。

Team Work中,思想和观点上的交流与碰撞,是结构变化促成质变的一种。

拿破仑·希尔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不但可以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还能激发人类的最大的潜能。

而尊重差异则是脑力合作、集思广益的前提。

保持和重视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不同心理、情绪、智能,以及Ta眼中所见、脑中所想的不同世界,才能彼此吸收有益的部分,弥补各自的不足,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产生米格25效应。

“米格25效应”的2个回复

  1. 呃,这里面有些话不是原创呀。
    米格-25就是跑的快,3马赫的速度据说比当时的导弹还要快,以至于以色列的导弹打不到他,不过飞机最后开加力高速飞行太久也报废了。
    俄国人的想法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评论已关闭。